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1月8日,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官网消息,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已发布,涉及引发安全争议的阿斯巴甜、“羊肉掺假”、反式脂肪酸、“防猝死套餐”等多个热点。
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批准使用的甜味剂。IARC(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和JECF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两个报告对阿斯巴甜致癌性证据的评价是一致的,都认为阿斯巴甜的致癌证据有限或不足。我国居民阿斯巴甜摄入量远低于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健康风险很低。消费者需理性看待阿斯巴甜,不必过于恐慌。
解读专家:单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保健食品、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k1体育。
胡小松,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k1体育app、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预制菜是多种类别食品的商业性统称保健食品,现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已基本覆盖。预制菜陷入风波凸显行业与消费端的沟通有待加强。当前,亟须凝聚共识,明确边界,梳理不同类别预制菜产品的管理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增强预制菜行业发展动能;挖掘地方特色菜肴并形成品牌,打造差异化竞争的各具优势的发展格局;并加强消费者沟通,助力消费信心重建。
解读专家: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母乳低聚糖(HMOs)是母乳中含量第三的固体成分,在支持婴幼儿等人群的特征肠道菌群建立和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婴幼儿配方等食品中添加HMOs有利于改善婴幼儿等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迫切需要加快HMOs在婴配粉等中的应用,同时要加强HMOs的科研支撑,并推动更多种类的HMOs在我国落地应用。
酱香拿铁是一次品牌、文化与行业的跨界融合,既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又创新“食尚”和潮流。跨界融合是创新创造的尝试,但创新跨界要坚持守正创新不能“越界”,一定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解读专家:陈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食品真实性已成为新征程上食品安全的焦点问题和重要内容,是食品安全治理工作重头戏。食品真实性需要全球“共建共治共享”,亟待不断增强保障食品真实性和打击食品掺假使假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食品真实性监管治理的水平。
解读专家:谢明勇k1体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发布实施的24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与《保健食品新功能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构成了我国现有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管理制度24+的有机整体。它是基于保健食品行业20余年的应用实践,可推动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研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反式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具有天然和加工两种来源。尽管长期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害,但我国居民膳食中摄入量水平较低,风险可控,消费者无须过度担忧。从全球范围来看,消除加工来源的反式脂肪酸是必然趋势,应通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消费认知,保障人民健康。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过度运动是导致猝死的重要诱因。“防猝死套餐”中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效应,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具有预防猝死的作用。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宣称具有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建议消费者合理膳食,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同时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开展广泛、深入的科普宣传k1体育平台。
解读专家:李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
数字标签是一种通过二维码等形式,展示食品标签信息的新方式。行业应合力加速标签数字化的进程k1体育平台,迎着数字化创新发展的浪潮,让消费者接收到更清晰、全面的食品标签信息,最终将数字标签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标签载体,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解读专家:刘秀梅k1体育,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k1体育平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
沙门氏菌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食源性致病菌,因污染肉、蛋、果蔬和乳制品等引起人的胃肠道疾病,腹泻严重可导致脱水甚至死亡。沙门氏菌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肠道、水源和生产加工环境以及储运和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执行良好卫生操作规范,加强过程控制。餐饮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更要认真执行“食品安全五要点”,把好食品入口的最后一关。